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1/3页)
??两人正说话,檀香匆匆来禀:“不好了,宁哥儿没了。”
??……
??周晬的幼儿夭殇,按说丧事是不大办的。非但丧仪从简,连序齿也要取消。非止民间,皇室、勋贵也一向如此。
??董佩抱着已经没气的幼子哭了许久,非但要将丧礼大操大办,还要请大德诵经,广造众善,又要斋七,做满七七四十九日。
??不论如何,终归也是国公府曾孙辈里的头一个孩子,老太太跟谢宗临虽觉不妥,但仍大办了一场。
??只正逢年关,四十九日之后,紧跟着就是正旦,从来就无长辈给小辈守孝的道理,丧事办过就算过了,老太太也想去去晦气,就命人照旧预备正旦年礼等一应事宜。
??除夕家宴,董佩未现身,老太太知她难受,也没迫她。
??初一一大早,陆听溪抱了栗子去给一众尊长拜年。
??收了一圈压岁钱,转回头却见谢思言没了踪影。
??不多时,听得一阵喧嚷,就见谢思言领着个人远远而来。走得近了,她惊觉那走在谢思言身侧的人竟是齐正斌。
??陆听溪得了谢思言眼神示意,将栗子暂交于乳母,自己随他出来,一路到了个拐角僻静处。
??须臾,跟众人叙礼毕的齐正斌也跟了来。
??“冒昧一问,表妹可还记得当初发现玉玺跟遗诏的那个坑洞在何处?”齐正斌道。
??陆听溪一怔,玉玺跟遗诏?
??谢思言大略解释道:“当初咱们在扬州府一道掉落坑洞,我在里头的机关里发现了一个包袱,里头有两样东西,一是传国玉玺,一是仁宗皇帝的遗诏。”
??陆听溪想了一想,摇头:“年深日久,我也记不清了。”暗暗心惊,竟有人将这样紧要的东西搁到荒郊野外。怪不得谢思言后头行事总有些有恃无恐的意味,原是手里捏着这等举足轻重的筹码。
??她不解:“为何忽有此问?”
??谢思言不答反问:“你可知仁宗皇帝在那遗诏上定的继位嗣君是谁?”
??作者有话要说:?发红包,截止到11号10:00。上章红包到截止时间后一起发放。
??大家早安~
??卡文卡得太**了orz
??☆、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
??“那上头还定了嗣君?”陆听溪觉着有些不可思议。
??“定了,但跟没定差不离。”
??谢思言说着话, 瞧见有几个本家子弟往这边来, 让陆听溪先回,自己跟齐正斌过去了。
??陆听溪虽则生在显要世家, 但并不爱与人酬酢,嫁入谢家之后,益发被人众星拱月似地捧着, 却也对此热衷不起来。在萱茂堂与众人周全了礼数之后, 就寻了个由头回了鹭起居。
??栗子并没跟她一道回,这是他过的头一个新年, 要见他的人不知凡几。
??谢家是豪族大宗, 光是在京的嫡系、旁支加在一处就有百来号人, 这还不包括远近表亲跟攀的干亲。粗粗一算,今日来谒的诸亲百眷约莫有二三百。也亏得国公府地方大,否则当真纳不下这许多人。
??陆听溪今日不到五更便起了, 一闲下来就犯困,打算去小憩片刻,却在瞧见谢思言搁在博古架上的一尊老玉雕就的和合二仙摆件时顿了步子。
??这是他前几日自万宝楼淘来的, 据说是隋唐时候的把件儿,他说这玉水头足, 油润光亮, 雕的和合二仙也合他意,就顺手买来搁到了博古架上。
??她一听说是万宝楼的东西,就将当年高瑜把她的临摹之作当成古画高价买去还沾沾自喜的事与他说了, 末了笑说那万宝楼的掌柜赵全惯会做那等鱼目混珠之事,这玉雕怕是本朝不知哪个匠人的手艺,跟隋唐没一毫干系。
??他也不以为意,只道随手买下的物件,不过看个样子、图个吉利,真或假并不打紧。
??她彼时没细看,眼下近前端详,忽觉有些眼熟。
??起初以为是这类摆件看多了,后头细细想来,一时恍然,心下暗惊。
??这摆件在她那个奇异的梦里出现过。
??她隐隐记得,梦境之中,她在外祖家滞留期间,住的那间闺房内的多宝阁上就摆着这个把件儿。因着和合二仙表阖家敦睦、婚姻美满之意,母亲总让她在屋内摆上这种摆件,但又嫌她皮,怕她磕了碰了,故她屋里的和合二仙多是紫铜鎏金的,这种玉雕,尤其是年头颇久的老玉雕,她那里并没有。
??她当时在梦里瞧见,还略有惊诧。因而至今仍存印象。
??陆听溪捧着那尊老玉雕的和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