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0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00节 (第3/3页)

。”

    ??天子的国库银钱不够,又要给皇亲、臣子发俸禄,只能把这份压力转移到“田地”上——大庆之大,多的是田,产出的即可折算为俸禄。

    ??皇家嫡系必封王,嫡系再出又封郡王,郡王之下还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皇家里多的是靠生儿子向天子讨田庄。

    ??几代之后,土地兼并的问题便开始显露出来。国库依旧空亏,可以赏赐的田地越来越少。

    ??裴少淮言下之意,想要解决问题,还要从一开始斧正。

    ??皇帝听后,笑笑不语——不给皇亲勋贵们赐田地,而给他们发俸禄,国库的这笔钱从何而来。

    ??半晌,皇帝才道:“爱卿可有充盈国库之策?”并不抱太大希望。

    ??裴少淮应道:“天下之大,非大庆而已,税例营收,非农税而已,陛下在松江府、太沧州开海,不正有此意吗?”

    ??“爱卿觉得此道可行?”

    ??裴少淮知晓皇帝今日找他相谈,不过是闲谈,并非真会直接拿主意。

    ??毕竟他只是一个刚入朝的小官。

    ??于是裴少淮应道:“回陛下,直觉为虚,记录为实,码头往来船只既有记录,便可盘算。”

    ??“善。”皇帝若有所思。

    ??至于皇帝会如何作为,自还会再找大臣商议,以裴少淮目前的身份,也唯有靠着“胆大直谏”能说这几句。

    ??国库充盈了,皇帝做事才有底气。

    ??百姓有田地了,饱腹之后,才能谈教化。

    ??若是张口闭口只谈百姓,不谈国库,要何等贤能的君主才能听得下去?

    ??正好此时有大臣前来求见议事,今日就聊到这了,皇帝让裴少淮暂且退下。

    ??回到位置上,裴少淮的手心里全是汗。

    ??第104章

    ??裴秉元既已从太仓州出发,月余便能回到京都,伯爵府这边选定吉日,也开始忙碌起来了。

    ??纳采、问名、纳吉皆已办妥,只差纳征,便可定下婚期矣。

    ??纳征,即下聘礼。

    ??林氏暂缓纳征,同裴少淮卖关子道:“你父亲很快就能回到京都了,待他回家后,再下聘礼也不迟。”

    ??聘礼是早早备好了的,足有一百八十八抬,林氏近日来来回回查点了好几遍,还叫人逐一抬起在院子里走了一圈,看够不够压担,只怕礼轻了。

    ??有金银珠翠首饰,也有绫罗绸缎,近半是去岁特地从太仓州带回来的。聘礼抬数是定下的,不能逾矩,只好在品类上下功夫,每一样都精挑细选。

    ??林氏对儿子道:“不能因你得了状元,壮了名声,就薄了聘礼。”想到杨夫人早时那样看重裴家,林氏如今也要敬重回去。

    ??“孩儿省得。”

    ??等到裴秉元归来,裴少淮才知晓母亲缘何暂缓纳征——她特意让裴秉元随船带了几株红珊瑚树回来。

    ??林氏挑了两株匀称光润的,叫人安上玉质底盆,心满意足装入了第一抬聘礼盒中。

    ??裴秉元一路风尘仆仆,归府后首先入祠堂看那块“三元及第”匾,久久仰望着,没有激动轻狂,也没有老泪横生,而是多了一份释然。

    ??他十六岁中秀才,往后蹉跎二十余年,望眼欲穿的功名和荣耀,他的长子在十八岁的时候夺了回来。

    ??他庆幸自己没有蹉跎下去。

    ??几日后,伯爵府全副执事,一路锣鼓喧天,抬着沉甸甸的一百八十八抬礼盒前往杨家下聘,添上举灯笼、举牌子的队伍和几班乐细,整五六条街都没能摆下。

    ??识货的勋贵们心里一盘算,这样抬抬压担的聘礼,就是公府侯府也未必有这般阔气,才后知后觉——裴家早不是二十年前那个勉强维持体面的伯爵府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